科學普及
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團西安分團在眉縣開展
夏季獼猴桃果園管理技術服務活動
進入6月下旬以來,陜西關中天氣情況是每天最高溫度持續在380C,室外地表有的觀測點達700C以上,對正處于營養生長和生殖關鍵期的獼猴桃帶來嚴重的潛在危害。為此,抓好當下獼猴桃果園管理,綠色防控病蟲害和防高溫及自然災害性天氣,對實現獼猴桃提質增效的目標至關重要?! ?/p>
眉縣是獼猴桃的原產地之一,是獼猴桃最佳適生區之一,是全國獼猴桃標準化栽培示范區,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證明商標”等多項殊榮,特別是近些年來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科學院等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的助力下,目前全縣獼猴桃的種植面積30余萬畝,預計總產量50萬噸,保證了獼猴桃的品質安全。獼猴桃產業成為眉縣的主導優勢產業,帶動6897戶貧困戶依靠產業增收,實現脫貧致富?! ?/p>
6月30日,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團西安分團聯合眉縣果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邀請科普分團專家陳志杰、張鋒研究員、白樺四級職員、陜西厚地生物科技公司技術總監、系列技術發明人宣世榮和眉縣正陽山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乃乾等當地專家在正陽山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的150畝獼猴桃科研試驗與示范站向來自眉縣鄉鎮和岐山縣一些村的獼猴桃專業合作社領導、鄉土技術員30多人開展優質獼猴桃果園生產體系的知識簡要講座?! ?/p>
隨之,專家和參加培訓的技術人員等到各個試驗示范田塊,就獼猴桃不同品種植株的生物學特征與單株結果與商品性狀、發生的軟腐病、灰霉病、根結線蟲危害癥狀及高溫天氣日燒癥等,及如何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及如何避免使用農藥不當而影響產量和品質,特別如何運用好陜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新的將果樹枝葉經工藝無害化處理后,通過完全腐熟堆制成有機肥、配合厚地酵素5號(有機氮肥)、厚地酵素7號(有機碳肥),通過培肥土壤,改良土壤,達到植株生長健壯及實現以肥調水、實現減少農藥用量,減少化肥用量的目標,等等進行演示、講解和交流、討論。
分省院綜合辦公室主任孫凱等參加活動。
優質獼猴桃果園生產體系知識簡要講座
講解根結線蟲發生、危害與套種萬壽菊的生物防治技術
植株合理負載果數與水肥管理要領
傳授軟腐病、灰霉病及高溫天氣日燒癥的綜合防控技術
講解高溫天氣與田間水肥管理要領
講授運用好厚地生物科技解決獼猴桃田間肥力、品質與病蟲害防治技術